为丰富信息工程学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实践,我院联合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分别于5月28日、29日晚19点在创新创业学院展播厅及6号楼微创空间举办“中俄文化汇,情谊满西译”中俄学生联谊活动。本次活动以“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核心目标,利用学院与职能处室的“双向赋能”,吸引了70余名中俄学生深度参与,在沉浸式文化互动中搭建起友谊桥梁,为校园国际交流注入新活力。

活动伊始,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王荣平代表学院向俄罗斯留学生致以热忱欢迎。他指出,本次活动不仅是中俄学生们互学互鉴的文化体验,更是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期待此类活动成为学生拓宽全球视野的“窗口”。他强调,在数字技术深度赋能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信工学子既要精通专业领域的“技术语言”,更需具备理解多元文化的“世界语言”,也期待俄罗斯同学们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魅力,期待双方都能收获弥足珍贵的友谊与难以忘怀的回忆。

趣味小游戏环节。中俄学生混合均分成若干小组,每组8人,每组依次进行“取数抱团”、“方言传声筒”、“包香包,书法文化”、“投壶比赛”。
俄罗斯学生依次抽签组队,欢声笑语瞬间弥漫整个空间。他们与中国学生围坐一团,俄语与中文的交流声此起彼伏,如同奏响一曲多元语言的交响乐。在思维的碰撞中,不一会儿,一个个充满创意与巧思的组名悄然诞生,这不仅是名字,更是中俄学子友谊与智慧交融的结晶。
随着主持人一声清亮的“3”,同学们默契地奔涌聚合,眨眼间便构建起一个个协作小组。紧张与兴奋交织的红晕爬上每个人的面庞,尽管语言的隔阂横亘眼前,但简单的词汇、生动的手势与真挚的笑容,让每一个人都毫无阻碍地融入这场欢乐盛宴,共同编织出跨越国界的美好回忆。

教室里一片欢腾,中俄学生围成小组。裁判刚展开写着方言的纸条,排头的同学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身,轻声呢喃。方言在一次次传递中"改头换面",引得大家前俯后仰,异国学子们的情谊也在这妙趣横生的互动中愈发醇厚。

中俄学生分组站定,手中箭矢于光影中闪着冷冽又灵动的微光。主持人一声令下,手臂舒展,箭矢如流星射出,打破空气的凝滞。有人掷出后紧张期待,有人因偏差而憨笑。喝彩与惋惜声交织,青春朝气在箭矢间激荡,跨国友谊也升温。

大家围坐,看着志愿者拿彩绸艾草讲解工序。丝线绕指尖,语言相杂,药香袅袅。大家边做香包边分享两国手工艺趣事,随后,同学们以扇为纸、笔为介沉浸书法,中国学生传授,俄罗斯同学专注书写,墨香扇韵交融,书写交流互鉴篇章。

回顾整个活动现场,中俄学子通过破冰游戏、民俗体验、小组协作任务等环节逐渐加深情谊,汉语、英语、俄语的语言差异在互动中转化为文化互鉴的动力。这些洋溢着真诚笑意的合影不仅成为跨文化友谊的生动注脚,更见证了学院“以活动促交流、以交流促理解”的实践成效——90%的参与学生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显著提升了外语应用自信,超八成中俄学生互留联系方式,为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文化交流奠定了纽带。
作为学院国际交流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本次活动不仅创新了“育人+实践”双轨培养模式,更通过与国际处的协同联动,探索出学院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新路径。展望未来,信息工程学院将以此次联谊活动为起点,持续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不断拓展跨文化交流合作深度,着力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让每一次国际交流活动都成为学生们连接世界的起点,铺就学生们通向全球化舞台的成长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