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助力高校学子了解农业产业发展实际,以实践赋能乡村经济;2025年8月28日,西安翻译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荔”行青锋实践团奔赴大荔县安仁镇安昌村,开展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在田间棚里探寻产业密码,书写助农新篇。


首先,团队成员与村委会领导开展了调研座谈,围绕冬枣、阳光玫瑰两大特色产业,成员们细致了解产量、价格波动,探究近几年种植人数变化趋势,以及年产量、销售渠道搭建等关键信息 。交流中,村委会领导详实分享产业发展历程,从零星试种到规模成势,从本地零散售卖到形成一系列产业链,为队员们勾勒出安昌村特色农业的成长轨迹,让大家对乡村产业根基有了清晰认知。




座谈结束,村委会领导带领小队踏入冬枣、阳光玫瑰种植大棚。在棚内,成员们近距离观察采摘流程,看农户精准选果;见证筛选环节,学习如何分拣优劣;参与包装过程,感受农产品 “扮靓” 待发的细致。
而安仁镇特色三轮 “低溜子” 格外吸睛,其小巧灵活,能直接开进大棚装卸货物,成为产业配套的 “乡村智慧”,让队员们直观触摸到农业生产的烟火与创新。


最后,小队来到当地合作社,对往来客商开展采访。从收购标准到市场偏好,从物流配送痛点到品牌打造期待,成员们与客商深入交流,挖掘产业上下游衔接的关键信息。客商们分享的采购故事、销售经验,为安昌村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提供了来自一线的思路参考,也让队员们明白产业发展需紧扣市场脉搏。

、此次安昌村之行,以座谈理产业、棚内看生产、访谈探市场,为大学生呈上一堂生动的乡村实践课。作为新时代青年,当以实践为笔,绘就助农画卷;以产业为基,筑牢振兴根基;以洞察为翼,翱翔乡村沃土,将青春力量注入农业发展洪流,用所学所悟赋能乡村振兴,真正践行 “强国有我,兴农有我” 的时代使命!